美里太极学会Miri Thai Chi Physical Culture Association

 

美里太极学会
Miri Thai Chi Physical Culture Association

Address 地址:
Lot 1465, Block No.5, Jalan Jee Foh 9, Krokop,
98000 Miri, Sarawak, Malaysia.
P. O. Box 608, 98007 Miri,Sarawak, Malaysia.

Tel: +6085-437172
Fax: +6085-429310

GPS Coordinate地标:
E 114 00' 14.1'' N 4 25' 19.7''
Location Map 地图位置

黄氏太极
ABOUT THAICHI

三位祖师爷



黄氏太极拳创办人黄性贤宗师


拳圣张三丰祖师像
宗师郑曼青遗照
 
叶强师父PBK
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总教练
星马汶总教练
黄萩梅师母遗照
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副总教练
 
 

黄氏太极发展简史


黄氏太极在新、马、汶一带的发展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技出于老彭,道出于孔孟,初名叫三十七式太极功,经过历代的师承相传,特别是到了宋代经过祖师爷张三丰的改革创新,正式命名为太极拳。祖师爷张三丰先学拳于少林寺,后修道于武当山,因为观察鹊蛇相斗,感到蛇虽无利爪,但靠它的行动灵活、变化松柔,而使有羽翼、利爪的鹊鸟终无用武之处,因而悟出太极的真理。祖师爷对太极拳著有拳经,简述精华,使之流传后代,成为万世不朽之功德,所以后人尊奉他为拳圣。


杨露禅,是清朝河北省永年人,幼年家境贫困,后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拜了著名的拳师陈长兴学习陈式老架太极拳。中年来到北京,在清军旗营教授武术。他改进了陈式太极拳的一些动作,后又经过他的三子杨建候修订为中架子,再经过杨建候的儿子杨澄浦修订为大架子,这样杨式太极基本定型。这时的陈式太极还偏于河南一带,而杨式太极已传遍全国及海外。清末诗人杨敞曾写诗“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家传"


五绝老人郑曼青是在学诗、学书、学画、学医之后由学医引道学武的。其母颇识药草,自幼的耳濡目染使其萌生了医药济世的志愿,后拜师皖中九代名医宋幼庵,尽得历代医药大家处方奥秘,对妇科、骨科的研究颇深,于是开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之后拜太极大师杨澄浦为师,学习太极拳。学习期间,杨澄浦大师的妻子病入膏肓,名医宋幼庵推荐郑曼青为她把脉,结果在服了郑曼青开的药方后,竟日见起色,完全康复了。杨澄浦大师认为郑曼青为可教之材,便把太极拳的要决,松、沉、轻、灵及其应用要点以及太极剑等要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后郑曼青又向太原太极拳名家学习太极拳劲技巧,并将杨式太极简化成三十七式,以便传播。郑曼青醉心于太极拳,最后放弃一切,投入太极,后在中央军校和中央训练团任太极拳教官。


黄性贤宗师为福建省闽侯县现福州市)人,早年师承谢宗祥、陈世鼎、潘椿年学习鹤拳、罗汉拳,后参加上海精武体育会,醉心于太极拳,但没有得以深入研究学习。后在台湾结识郑曼青大师,折服于他的人品拳艺,拜郑曼青为师。在郑曼青大师的悉心教授下,黄性贤宗师进步神速,几年的时间,他已熟练掌握了张三丰的《太极拳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杨澄浦的《太极拳说十要》以及郑曼青大师的《郑子太极十三篇》的精髓,他的太极拳道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创出具有特色的黄氏太极。


黄性贤宗师六十余年来献身中华武术,弘扬传统文化,道技兼修,为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尤以在南洋开创黄氏太极事业,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一章。


黄性贤宗师于1955年参力台湾国术大赛,获得太极组总冠军,之后名声大噪。1955年接受新加坡中国新医新药学社社长潘仁愚的邀请,到新加坡传拳行医,受拿督李光前的推荐,担任新加坡青年体育中心委员,并兼任太级班教练。


195948日,成立新加坡太级学会,首任的名誉会长为拿督李光前、陆运涛,会长黄蔓士、副会长陈天球均为新加坡名士。

1959年在马来西亚砂捞越州创办古晋太极健身学院。

1961年在马来西亚诗巫创办诗巫太极健身学院。

1962年在马来西亚民那丹创办民那丹太极学会。

1963年在马来西亚泗里奎创办泗里奎太极学会。

1966年在马来西亚美里创办美里太极学会。

1967年在马来西亚亚庇创办亚庇太极学会。


1970年马来西亚古晋的云南善堂为建老人院筹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著名的中西拳擂台赛,黄性贤大师以26:0战胜世界摔跤名家、国际比赛常胜冠军廖广成,此后黄氏太极风靡东南亚各地


黄性贤宗师于1972年将太极拳引进马来亚半岛。在黄氏太极学会尚未成立之前,黄氏太极学会的会长丹斯里拿督王其辉,在一九七一年到吉隆坡担任工艺与地方政府部长时,为了促进其部门属下官员的健康,便在其官署的地方停车场开设太极班供他们练习,担任教练的是黄性贤宗师的高足,他们是陈润黎、黄自能和庄继彬。教练的工作纯属义务性质,精神可嘉。黄性贤宗师则从旁督促指导。这些活动的出发点,完全是促进人类的健康。这时期的太极班,可说是黄氏太极学会的前身。


在商议成立马来西亚太极学会时,因名称申请不被社团官批准,后以雪兰莪黄氏太极学会为名,于1973529日注册成功,首任主席为丹斯里拿督王其辉部长,副主席是马来西亚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阿都卡迪珊苏丁,同年委任黄性贤宗师为总教练。


黄性贤宗师极力推广太极,四处奔波,协助各地社会贤达,创立以下分会:

1973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民都鲁分会

1973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吉隆坡分会

1973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巴生分会

1973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黄性贤宗师收已学过四年拳击、四年柔道、四年太极拳的巴特力·肯里为徒,后由巴特里克·克里担任教练成立了新西兰太极学院。这是全新西兰也是全大洋洲的第一家太极武术院

1975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丹南分会;

1975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文德甲分会;

1976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淡马鲁分会;

1976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保佛分会

1978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关丹分会

1979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劳勿分会

1980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根地咬分会;

1980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峇南分会

19801120日,黄氏太极星马联队代表团参加台湾举办的中正杯太极拳大赛,荣获台湾体育会理事长玉玺将军颁发的书有“弘扬国粹”的光荣匾,太极拳协会理事长石觉颁发的太极拳九段荣誉状和证章各奖项,还颁给黄氏太极星马联队以个人及团体的特别奖。

1981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文冬分会;

1982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万津分会;

1982年参加在高雄举办的太极拳推手比赛,黄氏太极代表队收获颇丰揽括多项冠军

1983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芙蓉分会;

19836月,在马来西亚的丹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的19个教练组成的国际太极教练团参加由黄性贤宗师亲自教授的国际太极深造班,黄性贤宗师鼓励他们要孜孜不倦努力奋斗,为太极事业贡献一生

1984年创立了汶莱诗里亚太极学会;

1985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而连突分会;

1987年创立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立啤分会;

198810月率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弟子及世界各地黄氏太极学生第一次访华,应邀出席中国首届国际术大赛在杭州受到了大会组织者和国家及当地体育官员的热烈欢迎

19894月接受得意门生巴特里克·克里和丘志新所教授的十余所太极学院和训练班的强烈邀请黄性贤师率黄氏太极代表团首次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访问表演

19899月率队参队在美国洛杉机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杯国际武术锦标赛暨世界名人高段表演赛,个人获太极推手对打总冠军黄氏太极代表团获得集体最高贡献奖,为表彰其在弘扬中华武术上作出的全球性的国际武术联盟决议授予武学博士的荣誉称号

1992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瓜拉庇劳分会成立。

1992314日,黄性贤宗师正式委任叶强为黄氏太极总教练方春生、黄秋梅等为副总教练,同时也委任其他各级教练。

19921221日黄性贤宗师于中国福建福州病逝一代太极宗师黄性贤献身人类保健事业一甲子他的人牺牲与伟大贡献已获得国际武林人士及星马政府法定机构的肯定与赏识黄性贤宗师教授的四万多名中外弟子负起责任和义务,继续发扬他的遗志并保持黄氏太极在国际武坛的崇高地位

199352日,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及世界各地的太极同道发起成立黄系太极联谊会,成立宗旨:

1.揽招志同道合者,共同发扬太极拳

2.延续与发扬黄氏太极宗师黄性贤教授的教导拳艺系统与技巧;

3.培训全职或业余太极拳教练,辅助各地学院教导、授课、晋级考试、咨询等事务;

4.促进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及国际之间太极拳艺同道的感情交流与联系;

5.提高太极拳道技研究之水准,为人类保健事业尽一份力量。

此次会议并倡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加强黄氏太极与世界各派太极拳的交流。

1994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被接纳为马来西亚《青年之友》下21个武术团体中唯一的太极团体。同年应马来西亚政府号召,派出400名代表参加由首相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主持的《青年之友》推展礼,并由叶强总教练代表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接过首相马哈迪医生颁发的委任书。

1994年,创立了汶莱摩拉太极学会;

1994年,创立了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瓜拉冷岳分会及马六甲分会;

1995年,为将黄氏太极学会在马来西亚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组织,在当时的总会长谢晋豪、总秘书长沈永居等热心会员的协助下,在柔佛马六甲槟城吡叻等地开班,从原来的5州分会发展成7州分会,同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总会成立。

1995年凌利南教练在马来西亚甲洞开办学习班。

19951021日在马来西亚古晋举办第一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

1996年应马来同胞要求,在吉隆坡的SHAFIE清真寺开太极班,把太极成功引进清真寺

2002年第二间清真寺SURAUMUSTAKIM开太极班

19975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第二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

1997年,冯昌江重振华联分班。

1998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槟城分会、柔佛分会及霹雳分会成立。

199964日,在马来西亚文德甲对花堂举办第三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

20011121日,在新加坡举办第四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

2002720日,马来西亚黄氏太极总会派团参加中国山西传统杨氏太极拳第二届国际邀请赛。

20031125日,在马来西亚芙蓉举办第五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邀请中国杨氏太极掌门人杨振铎前往观摩。

2003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美里分会及民都鲁分会成立。

2004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亚庇分会成立。

20051125日,在马来西亚美里举办第六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暨第一届推手友谊赛,美里太极学会荣获团体总冠军。

200761日,在马来西亚根地咬举办第七届世界黄系太极观摩赛暨第二届太极推手友谊赛

2008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吉隆坡甲洞分会成立。

200952日至4日,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神山举办黄氏太极裁判训练营。

2009822日至24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而连突,举办黄氏太极联谊会第八届太极拳国际观摩赛及第三届推手比赛。

2009825日至27日,于马来西亚彭亨州云顶高原举办黄氏太极集训生活营。

20091128日新加坡太极学会举办创会五十周年庆典。

2010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兵南邦分会成立。

2010年,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总会会长为吴茂明先生,秘书长为凌利南教练


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美里分会及美里太极学会在叶强总教练的辛勤耕耘下,人才辈出,成为黄氏太极的发动机;吉晋太极健身学会及黄氏太极吉晋分会的负责人许中新独挡一面,继续积极推广黄氏太极,沙巴的丹南、根地咬、保佛黄氏太极学会在方春生副总教练的亲自督导下,也成为黄氏太极的培训交流基地。同时他每年都抽出宝贵时间,前往各会授课,交换心得,分享黄性贤宗师后期功架心得。

黄性贤获颁证书珍贵历史图片



叶强:黄氏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古老拳种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拳理深奥,它既有搏击之长,也有医术之功。它是集武术、医术于一体的内家拳术,太极拳概括的说,练架子必须轻、灵、松、静、沉、稳、虚实分清,用意不用力,与练架子同时并练的还有多种基本功法,如浑元站椿、运气法、马步站椿、松身五法、基本腿步法、左右蹬脚等

这些基本功法是与拳架相辅相成,所以太极拳它在养身、健体、技击、防身等多方面的功能,早被人们所喜爱

太极拳是武术,也是一种艺术,它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它同任何事物一样,既然能够流传至今,说明了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防身自卫,延年益寿。太极拳易学难精,它是静功,是内功,也是气功,所以要松、要静、要稳。如多动、妄动就必然影响静的功夫。练拳时在意念中把自己同宇宙融为一体,即感到自己沐浴在大气之中,有轻飘飘的感觉,所谓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之感

要怎样练太极拳

初学时必须要领悟其中的道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首先应当做到学其势必得其法得其形,须明其意,当然以黄氏太极十四要为主,先掌握了理论和方法后,还要自己用心反覆揣摩深刻领悟其内涵,彻底弄通弄懂

万事起头难,先要有耐心与恒心,练时不贪多、不求速、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打好基础要紧否则弄巧反拙,要知道学拳难,成拳更难,学时要不怕吃苦,在松沉方面多下功夫,根稳了一通百通。

先师黄性贤教授说:精湛高明的太极功夫,不是说一学了太极拳便可以达到这样的地步,比如种树需要扎根,根只扎了三寸深,风一吹便倒了,如果扎了五尺深下去,那么再大的风也吹不倒,所以说太极拳要学到家,不能只学了皮毛,没做到内在只是太极操对健康也无多大的帮助


学拳须知

1.练太极拳先练肢体的柔顺,次练内气的充盈,后练神经的宁静,从外到内,由虚到实,由动入静,是要有程序的。先从松身五法练起,松身五法要做到三不动,头、手、脚底不动,手、脚是被动,动则意在先,意带气动,动步身不动、转动腰胯为先,手随腰胯而动。

2.学太极拳必须要有信心、恒心、虚心与细心,有信心才会有决心,下定决心才会有耐心,有耐心可以排除万难。有恒心才不会半途而废,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意志坚定,豪不动摇。有虚心才能诚心求教,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有细心才会深入研究拳理,太极拳更上一层楼。

3.太极拳最高原则是顺其自然,因此在效果方面亦是日积月累渐渐地增加,没有办法可以使之速成。大家都知道学太极拳见效之慢,使人容易失去信心与耐心,所以在练拳时要激励自己、磨练自己,克服自己的意志,要坚持不懈,又要循序渐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断时续,这就需要花点精神自觉地克服自己的惰性。

要多练基本功

多练浑元站椿,马步站椿,运气法等,通过椿功之练习,不但可使练者下盘稳固,坚实有功,且使练者周身内外四肢百骸内劲深厚,使丹田之气充足饱满,行架时起步轻巧灵活,落步深沉稳健,虚实分清,心动意生,意动气随。以心运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达到内三合站椿功的好处。

 

站樁功的好处

1.站樁功主要锻炼入静和肢体放松。

2.站椿功是产生太极内劲的基础。

3.站樁功过程中,要调身形,使肢体彻底放松,除去体内僵劲,只有肢体的放松,皮肤的触觉才灵敏,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松沉的重要

“松"就是放松,轻松,不用力,不僵滞。太极拳中的柔与刚,产生柔与刚的基础就是松。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放松"使全身关节松开,骨骼带拉长,开放,放展,将全身有肌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有放展撑胀和沉垂的感觉。但松须松心,心为一身之主,心松周身各部莫不随之而松,日日以松沉之心意去灌输,太极生活化,久之自能得到真正之松松是太极拳最为重要,是每一位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能松才能沉、能沉才能柔,能柔才能轻灵,能轻灵才能练就虚无的气势,从而步入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这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步达到,而且是没有止境的。)


成:练太极拳必须学推手

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最受欢迎运动之一。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人民更视为恩物,共认为是对人类保健一项伟大的贡献。同时也是爱好武术人士梦寐以求所钻研的防身技术。

吾人学习手太极拳除了盘架子、练拳套及器械之外,并对实用推手必须给予重视。因为架子《为拳》是理论;推手《为功》是实践。理论与实践必须相辅相成方能达致目标。否则犹如拳经所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是这种道理了。

极太极拳说到推手,须先认识13势。棚、履(手旁)、挤、按、採、列(手旁)、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当掌握了13势的演变,就注意手、身、步的协调性。假如你的大脑神经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四肢而发挥出其功效,那么基本上是得到整体性太极拳道技的知识了。

所谓协调性?那就练习手、身、步法的一贯性。我们可从杨澄甫着作太极拳使用法,露禅大师原文内载中所述一段加以研究。文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是知太极拳之所以为太极拳,必须上下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合一,如果手是手,脚是脚,腰是腰,腿是腿,那就不是太极拳了”。

老师的精神讲活

(一)先要将做人处世的道理弄通了,才能学太极。

(二)进入太极之门,大家就一律平等,不分贵贱,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一视同仁。

(三)「人格教育,品德修养」;「不懂得做人,不配学太极」;「学做人比学功夫重要百倍」;「太极道是从“静心”,“修身”练起。」

(四)学太极拳不贪多,不求速。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要打好基础最要紧否则将弄巧成拙,因为练拳比改拳更难。

(五)「学太极拳要不怕吃苦,能吃苦才能扎好根,根稳了一通百通。」「学太极拳要能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六)太极拳是文化拳、仁道拳、卫生拳、长寿拳,是举世推崇的一种拳术。打太极是一种异常美妙的生活享受。

長壽百岁笑咪咪,

八九十岁不稀奇;

人生七十才算起,

 

六十還在搖籃里。


黄氏太极历史相片



太极招式步法 (点击图片放大)

 
 
 
 
 
 

尊师准则

 
 
返回顶部

美里太极学会 Miri Thai Chi Physical Culture Association
Address 地址:Lot 1465, Block No.5, Jalan Jee Foh 9, Krokop, 98000 Miri, Sarawak, Malaysia.
P. O. Box 608, 98007 Miri, Sarawak, Malaysia. Tel: +6085-437172 Fax: +6085-429310

Web Design by www.gbs2u.com

QRCode

You Are Visitor Number
free hits
Track M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