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南凤山寺 TIRAM FONG SHAN SI

 

 


地南凤山寺
TIRAM FONG SHAN SI

Address 地址:
82 & 84, Jalan Intan,
Taman Ros, 81800 Ulu Tiram,
Johor Bahru. Johor.

Tel / Fax: +6013-9866 666
Email: ymyap@powermesh.com.my

map iconLocation Map / 地图位置
广泽尊王史略

傳說,廣澤尊王升天前,是名叫郭洪福的一位牧童(一說為「郭忠福」或「郭乾」),生於後唐同光元年(923年)二月廿二。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小溪場金谷(今屬安溪縣)人。是唐朝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父名郭亮,母名林素娘。父母皆受僱於楊姓地主,他七歲喪父,家境貧寒,幫忙地主放牧。

楊姓地主欲遷徙祖墳,請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風水師(姓名不詳,一說崔芸)擇地。但地主吝嗇成性,並未善待風水師,甚至還將跌落廁所的羊屍煮熟,供應風水師食用。風水師得知受到地主此般侮辱之後,怒火中燒,不但不幫地主選擇吉地改葬,反而將難得一見的吉地「羊棚蜈蚣穴」,告訴了善良忠厚的郭姓牧童。

牧童將父親的遺骨葬在吉地之後,就和母親離開了楊家,搬到福建泉州三邑南安詩山落腳。他日夜在山上打坐修煉,竟然因為父墳風水的庇蔭及自身努力,在一次打坐時得道升天,牧童的母親發覺不對,看到他兩腳盤著腿而飛昇,於是去拉他的左腳,想阻止他離去,他左腳被拉下來,但依然成仙。故其造像為一腳盤腿,一腳下垂的「翹腳」造型。

成仙後,郭經常顯示神蹟,受到歷代皇帝尊封。清代光緒年間的《郭山廟志》記載,宋高宗時皇宮火災,尊王滅火救駕有功,第一次受封;其後宋寧宗、宋理宗都曾敕封,宋寧宗並封其父母為「太王」、「太妃」。

民間傳說,清朝雍正帝尚未登基時,得了嚴重的天花,藥石罔效,羣醫無策,正病危時,某夜夢見一少年送來?降痘丹?,問其姓名,答云:?泉州郭乾?,夢醒,果然病癒,遍訪其人,始知乃廣澤尊王顯靈,逐加封為?保安廣澤尊王?。最後一次受封則在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更因顯靈定寇,由永春刺史翁學本與南安縣令吳光漢奏請加封「保安」,封爵全稱「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簡稱「廣澤尊王」。

每年舊曆八月都會舉辦廣澤尊王「封塋祭祖」的活動,世界各地的信徒,至閩南泉州安溪縣祭拜廣澤尊王的祖墳,對尊王先人表示敬意。「封塋祭祖」時,先祭當年地主「楊公墓」,以示不忘故主初恩。祭完楊公,信眾扶持尊王神像,祭拜尊王祖墳而退。


福 德 正 神 ( 土 地 公 )


福 德 正 神 ( 土 地 公 )
福德正神 ( 土地公 ), 本名张福德 , 自小聪颖至孝;36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

福德正神 ( 土地公 ), 102 岁才辞世。死后 3 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

亦有说在他死后, 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於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
在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

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

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不过一般农家则是以每月的朔、望两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 “ 社神 ”,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土地公,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

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庙神土地等。



传说土地公最忠厚老实,他常常看到三癞子吃鱼吃肉,而自己连饭都吃不上。
一次,他便问三癞子 “ 你怎么天天有鱼有肉吃?我连饭都没有吃 ” ? 三癞子说:“ 我呀,有个箍子,把箍子箍在头上,人就会头痛,他就会做好吃的给我吃。如果你要吃的,我就把这个箍子借给你用。”
土地公借了三癞子的箍子,三癞子并告诉他要箍那些骑马坐轿的人头上。

一天土地公看见一个骑马的人,就把箍子箍到马头上,马立刻痛得要命,拼命往前奔。把土地公累得要死,什么也没得吃。

土地公把箍子取下来,把没有得到吃的情况告诉三癞子。三癞子说:“ 你不要箍在走的,要箍在没走的。”

一天,土地公看见稻草扎的人形,他以为是没有走的人,就把箍子箍在稻草扎的人形头上,箍了几天也没有得到吃的,回来又对三癞子如实说了一遍。

三癞子又告诉他:“ 你要箍会慢慢走的人。”

一天,一个讨饭的人在路上慢慢走,土地公认为这次看准了,就把箍子箍到这个讨饭人的头上,谁知又箍错了,没有得到饭吃。本来讨饭人自己都没有饭吃,那有鱼肉给土地公吃!于是土地公把箍子还给三癞子。
老百姓认为土地公很老实,一年到头总没有什么吃,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给土地公吃。并把每年这天定为土地公的生日。
五祀 :
农历二月初二,农家户户都舂冬米粿,并用手捏成一块形状象圆饼一样,有大有小。每块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状等花纹,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 “ 土地公粿 ”。并备好牲醴、酒馔、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诚致祭于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龛前,以祈福报功,求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招财进宝,合家平安。

在当日或在三天内,家长携带儿男分别到所耕作的田片,在其田岸壁上压上几张福金纸,叫祭 “ 田头土地 ”,以祈年冬好收成;同时,趁此告知下辈所属田产业份。俗话说:“ 吃了土地公粿,裤筒卷起起 ”。

此日后,农民就着手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的农事活动。工商界的亦于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虔诚致祭,而且又在每年农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 “ 牙 ”,其中二月初二为 “ 头牙 ”,七月初二为 “ 中牙 ”,腊月十六为 “ 尾牙 ”。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 土 ” 能生万物,养育人类繁衍生息,其功德厚大,就奉若神明。

自古以来,人们以土地为 “ 神 ”,尊土地为社神,民间称 “ 土地公 ”。

当今习俗雕塑或绘画土地公像,大多数是白发髯髯,右手拿着龙杖,左手执元宝,又称 “ 老土地 ”,又称 “ 后土 ”、” 社公 “。

土地公既执掌土地行政,又兼理财务。我们常听到 “ 赚土地公钱 ”、“ 土地公送钱 ” 之类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往人死后,上山挖墓地,要向山土地压纸钱租山,出殡行列中要抛撒纸钱买路钱引行;进葬时,先以酒馔、金纸焚香奉献,以求佐理亡魂引渡安息之事务。

可以说土地公集 “ 地政、财政、德政 ” 于一身,职责之重要可见一斑,古例列为 “ 五祀 ” 之一。
“ 五祀 ”者,“ 户、灶、中溜、门,行也 ” (《 礼祀?曲下礼 》中 ‘ 祭五祀 ’ 郑玄 注 )。“ 祭五祀 ” 即祭户神、灶神、土神 ( 中溜 )、门神、行神。

民间所供奉的土地公,大概有两种:
① 庙、寺、祠、堂及工商农牧户等,都是供奉 “ 福德正神 ”。
② 在坟墓边祭祀 “ 后土 ” ( 山神土地总代表 )。

至于与社神相关之神为 “ 稷神 ”, “ 稷神 ” 即 “ 五谷神 ”。

土地神庙和五谷神庙在我国古代是国家的象征性建筑物。“ 社稷 ” ( 社神、稷神 ) 兴隆,指的是国家富强,康乐太平。人们常以 “ 社稷 ” 比做 “ 江山 ”,语意即源自于此。
配偶 :
土地公的配偶,就是土地婆,她的出镜率非常少,并不是因为她面目可憎,事实上很多土地夫人姿容甚美,真正的原因在于她爱说实话。

据说当年玉皇大帝将土地公下放到凡间时,曾问他有什么希望。土地公很有头脑,一番话冠冕堂皇,犹如做政治报告,说他希望世间的人个个步入小康生活,精神文明极大提高。土地婆听了之后却说:“ 这样不行,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大家都富足了就没人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有了差距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的功能。”, 据说世间的贫富差别就由此而来。

当土地公下到凡间后,见到人们因为亲人去世而号啕痛苦,不由起了恻隐之心,想将死者复活,又被土地婆拦住:“ 生死乃因果轮回,不可随便更改。如果人人都长生不老,这世界岂不沦为人吃人的世界了? ”, 土地公只好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这两件事,老百姓一般都把土地婆视为 “ 恶婆 ”,不给祭祀。

土地神也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护者,是与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所以在那方土地的土地公才会什么都知道。

作为地方守护神,尽管地位不高,却是中国民间供奉最普遍的, 以前为他们建立的神庙几乎遍布每个村庄, 传说土地公也可以随意上天,但是为了百姓而留了下了。

通常土地神是以一对老年夫妻的形象出现的,男的称为 " 土地公公 ",女的称为 " 土地婆婆 ".

对土地神的崇拜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土地崇拜,后来,这种自然崇拜开始走向人格化,逐渐出现了一些真实的人物来充当这一角色,被人们称为 " 土地爷 "。

由于中国境内有无数的土地神,所以真正有姓名的不是很多, 一般为他们建立的神庙规模很小,被称为 " 土地庙 ",里面供奉并排坐着的一对老年夫妻。

到明朝(1368 - 1644年)对土地公的崇拜开始兴盛,而且这种崇拜还流传到了其他民族中去。

在中国,过去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对该神进行祭祀,到后来这种聚会就演化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现象--庙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风俗。

中国古代人们多把村口庙宇里的土地神称为 “ 社神 ”,那么,社神这个名称如何得来?

古代村落有大有小,多大的村落才可立庙祭拜土地神,土地神的管辖范围又有多大呢?

据古籍堪舆书记载: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因为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所以中国人历来尊天而亲地奉祀土地。

古代对土地的崇拜和对天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义, 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

先秦时期社神地位极高,故 “ 社稷 ” 一词通常作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 东晋以後,民间以生前行善或廉正之官吏为土地神.

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於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

据考究,南宋之前土地庙里只供奉着土地公公,而南宋之后,土地庙中则配有土地婆。这个习俗沿用至今,现许多农村土地 庙里都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而土地公和土地婆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但有些地方的庙宇却只有土地公而已.

关于土地公与土地婆的神职,有多种说法。

据古籍堪舆书记载:自东晋以後,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也逐渐等级化,退变细化为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

如《 搜神记 》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后蒋子文死后化身为土地神,并显灵於道说:“ 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 ”。这里所指的 “ 福尔下民 ”,就是指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百姓主持公道。

古时人们把延续香火当成家族中的一件大事,因而人们对土地公与土地婆推崇备至,经常到土地庙祭拜,祈求土地公与土地婆送子送福。

如果一家人在过去的一年有添丁的,那么就要在第二年春节期间抬着土地公与土地婆的神像游村,一方面表 达添丁之喜,二来答谢土地公与土地婆对自己家的恩赐。

此外,在民间,除了游神外,在元宵那天还会摆点灯酒。因 “ 丁 ” 的谐音,“ 点灯 ” 有 “ 添丁 ” 之意,故摆 点灯酒来庆贺。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土地公与土地婆是掌管地府行政的,除了保护乡里安宁平静,同时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

在汉族许多地区有一个这样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 “ 庙王土地 ”, 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

一个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如潮汕地区有一种称为 “ 报地头 ” 的习俗, 若是家中有人去世,必须到土地庙报丧, 由村中长者持白灯笼,带领死者男性子孙穿孝服到地头神庙报死。到庙,长者上香后取出年庚帖,对着神像报告说:“ 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时辰念给老爷知。”, 通过这种方式让死者到土地神那里报到,并由土地神引领其踏上轮回的道路。


 



地南凤山寺TIRAM FONG SHAN SI
Address:82 & 84, Jalan Intan, Taman Ros, 81800 Ulu Tiram, Johor.

Visit 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