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范阳卢氏公会 Sarawak (Fan Yang) Lu Association


砂拉越范阳卢氏公会

Sarawak (Fan Yang) Lu Association

地址/Address:
No 27, Pusat Tanah Wang, Jalan Pedada, 
96000, Sibu, Sarawak.

TEL 电话 :+6084- 323007
FAX 传真 :+6084- 323007

Email: raymond@pldshipping.com

Location Map /地图位置



 
盧氏的起源

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四十二位。盧姓的得姓始祖,是齐太公,也就是輔佐周武王兴周灭纣的姜子牙。他于大功告成之被封在齊国,成爲後世许多同宗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盧氏創自齊太公的曾孫奚,是名正言顺的姜太公后裔,追本溯源,姜太公是炎帝神农氏的直系姜姓裔孙。那么盧姓中國人则是地道的炎黄子孫。盧氏的得姓,是以邑爲氏。春秋時代齊国的盧邑,就是现在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方。春秋时代繁衍于齐国的姜太后裔之中,以盧为姓,除了齐文公曾孙奚的子孫外,還有以盧蒲兩字爲姓的一支,亦纷纷改姓單字氏,并且以今北京郊區大興縣一帶爲繁衍中心,使盧氏陣容越來越大。正跟漢唐两代的金碧辉煌一樣,盧氏在這段時期也表現得精彩色。漢代的盧绾、盧植,以及唐代的盧照鄰、盧全、盧仝、盧纶,無一不是歷史上响當當的人物。盧氏家族傳到後來,亦有外族的加入。据《魏书·官氏志》的證後魏時期有莫蘆氏改姓爲盧氏;吐伏盧氏改为盧氏。流傳至今,早已融为一體了。

由上看來,盧氏的發源地是多處的,而以地爲氏立最早卻是在今天的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方春秋時,齊國的盧邑,在當時的歷史上就已經相當有名氣,以致盧氏得姓起,就成為盧邑有名望的家族。自田氏代齊,盧氏便散居燕秦之間。其後盧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相當今北京市房山以南,河北易縣、清苑以東、安平河閩间以北、霸縣、任丘以西地區)一代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陽最爲旺盛。像秦代的博士盧敖,即爲范陽盧氏的始祖。至漢時,又有盧綰,原從山東遷入江蘇丰縣,在漢初高祖時,因被封爲燕王,其後裔便世居涿郡(治今北京西南)。與此同時,有盧氏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以後漢代王盧芳為始祖。

此外,在战国後期,傳自齊恆公的那支复姓盧浦氏,後改单姓盧氏以後,便也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帶,以後属涿郡盧氏的阵容在涿郡更加庞大。也就是说,汉代盧氏在涿郡范阳得到了极大发展,至三国魏时,涿郡才更改为范阳郡。盧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盧氏”。范阳盧氏歷代之显赫,以致魏晋南北朝時發展累世公卿的大族,一舉成為了“四海大姓”之一,世稱“崔盧王谢”,其社会声望高于皇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皇。盧姓大举南迁是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

盧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盧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盧氏大族。此支盧氏,为后魏太保,录尚书事盧鲁元(辽宁锦州人)之族所在。唐代,盧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盧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奥。据《始兴范阳盧氏五修族谱》所载,唐代有盧富,自南京分派,而迁江右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曾孙光稠公以平南巢起义有功,封开国侯,稠公生三子,次子延昌八世孙益公,居莆田、考满。益公三世孙十七郎,其后居广东东莞。元朗清之际,盧际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总之,从盧姓历供分布情况看,盧姓仍以居北方最多,故历代盧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盧氏是中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砂拉越范阳卢氏公会
Sarawak (Fan Yang) Lu Association.
Address 地址:No 27, Pusat Tanah Wang, Jalan Pedada, 96000, Sibu, Sarawak.
Web design bywww.gbs2u.com

You are visitor number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