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孔教会成立日期无从查考。根据早期重组孔教会时,从一些老前辈口中获悉,约在1950年成立,并租下板底街桥头的一间双层板屋作为“联邦圣教总会”会所。早期会长由德高望重的吴 仲坦先生坦任。此乃孔教会复兴的初期。
|  |  吴仲坦先生
| | | 联邦聖教总会会址 | | |

当时孔教会纯粹是一间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组织。他们把孔子当作神明来奉祀,烧香礼拜及坐禅修道,农历七月还举办“盂兰胜会”,每年大成节(孔子诞辰)皆举行庆祝仪式。 新届职员以新作风,进行推展会务,取消祭拜的宗教色彩,而改为注重孔子学术的研究,提倡儒家思想,处处以孔子的仁爱精神改造旧传统社会为宗旨。新届职员终于在1974年9月28日庆祝至圣先师孔子诞生2525周年纪念日产生,并宣誓就职。
重修后的会所,经一番设计布置后,焕然一新,并在1977年10月9日举行庆祝会所重修落成、孔圣塑像和图书馆揭幕典礼,该尊孔圣塑像是由主席征得中华民国侨委会报效,是用玻璃纤维调制而成,刻工精致,巍巍器宇,栩栩如生,供人瞻仰,孔教会传播儒家学順遂从此开始。
1983年,孔教会诸同仁深感要推展中华书法艺术,非有书法研习班的设立不可,并认为提倡书法运动是维护中华文化的一项神圣任务,何况本会是发扬中华文化的组织,设立华文书法班是符合本会宗旨,应积极进行。最后在林源瑞的建议下,遂通过成立书法班筹委会,并由学术股主任李汉槎校长草拟细则开始招生。1983年9月25日正式在会所成立孔教会书法研习班,报名参加者竟达60多名,学员包括:职业青年、出家人、男女教师、青少年及学生等。导师则由书法界知名人士担任,包括:沈慕羽局绅、曾锦祥师、谢如镜师、林书甫师、林国安师及林源瑞师等人,后来又增添颜徳泉师、蔡伟键师等人士。
孔教会书法研习班的创设,的确带动了马六甲华社及中学生学习中华书法的兴趣,纷纷开设书法班。
为了提高华文书法艺术的水准,20多年来本会曾先后邀请到百体书法家郑一峰先生、郑天炳校长、何维诚先生、黄金炳医生、黄崇禧先生等书法界知名人士前来作专题讲座,同时举办多届全国性沈慕羽局绅杯书法比赛、挥春赛、春联观摩会,并与其他团体联办或协办多场国际性的书法名家观赏会,邀请本外坡书法界知名人士现场当众挥毫示范,让年轻一代的书法爱好者大开眼界。
此外,本会历年来,每逢孔子诞辰纪念日,除在会所举办简单肃穆仪式外,也举办联欢晚宴,并恭请知名学者作专题演讲,先后受邀学者有:德国汉学家博吾康教授、玛拉工艺学院高级讲师赖观福硕士、中国报编辑黄崇禧、南洋商报总编辑张木钦、名作家唐彭、永乐多斯博士、历史学家李业霖、香港大学教授郑良树博士、佛总会长釋金明长老、慧海法师、孔学专家张弓、培风中学校长邓日才、赖兴祥、博爱辅导中心主任陈钦光等学者,他们的讲题多与孔子学说有关事迹,感人至深。
1995年受邀组团到孔子故里“曲阜”观光考察,并参加9月28日祭孔大典及出席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仪式。
2004年本会为了实现有个像样的“孔子之家”,而发动筹募兴建“孔子大厦”的呼吁,最后主席拿督沈慕羽登高一呼,果然得到“万山响应”,全马各地企业家、商界翘楚、热心商家,纷纷响应,慷慨解囊,玉成斯举,而文化界、报界也助以一臂之力,作出将伯之呼。如今全马这所唯一的“孔子大厦”终于在
2005年8月25日在马六甲文化街附近矗立起来,希望今后能成为研究“孔家学说”的大本营。
  |